观点比风格重要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霍林河 于 December 29, 2008 14:10:30:

回答: 跟一个业余经济学家这么较劲好像挺没劲 由 胡评 于 December 27, 2008 03:50:48:

在中国是否需要保护耕地这一点上,大家的观点应该是一致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总有一天会酿成危机。耕地面积减少的首要热惹者当然是政府。
茅于轼从理论上“论证”最低耕地面积并没有错,但是中国的现实是,任何底线力
保都保不住,如果放弃了底线后果可想而知。

这几天在网上读了一些茅一些文章,你所说的他是“业余经济学家”学家基本靠普。
更准确一点说他应该是半路出家的“数量微观经济学家”。他最大的成果是“创造”
了“择优分配原理”,说这个原理“重新构造了微观经济学”,而其实所谓的“择
优分配原理”即不是他的“创造”,也没有“重新构造”微观经济学。只不过是为
已经有的经济学理论,给出了一些具体计算公式,至于这些公式是否是他自己首创,
我没有研究过,但是我抱有很强的怀疑态度。比如他的一个公式是:农民为了增加
产量需要增加施肥,但是所增加化肥的费用如果超过了粮食增产所得,就不应该再
增施化肥。给这样的经济核算给出了计算公式,就“创造”了“重新构造了微观经
济学”的“择优分配原理”。

即使放开他的“择优分配原理”的理论价值不说,他把以追求个别企业的最大利润
为目的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应用到政府决策上也是错误的。比如他反对政府鼓励建设
廉价住宅的根据就是它不符合“择优分配原理”:他论证说,一个有限的土地资源
如果用来建廉价住宅,所创造的价值可能是二十万元,但是用来建豪华住宅和商业
楼,很可能所创造的价值就是五十万、一百万,因此按照资源“择优分配原理”,
不应该建廉价住宅。很显然,如果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看,他的论证是对的,但
是他却用企图这种论证来作为政府的土地使用和房屋建设政策的依据,这就把房地
产开发商的利益等同了全民的社会利益。这种论证即使在他最推崇的美国也不可能
被政府采纳,不然曼哈顿那一座座政府补贴的底收入家庭住宅早就被豪华楼宇取而
代之了。他的减少农业耕地,增加建房用地的论证的理论基础也是这种“择优分配
原理”。

即使放开“择优分配原理”的利益混淆不说,按照这种所谓的“数量化”“科学理
论”来作政府决策也是很危险的。就拿他说的“粮食不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
这种假设说吧,他不但忘记了最简单的经济学上的供需原理,而且忘记了一个快饿
死的财主用一包金子都换不来一个馒头的故事。忘记了“民以食为天”这种用屁股
都能记住的古训。

下面的连接是茅于轼的原文,其“论证”方式和两年前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论证次贷
不会引发危机的“理论”很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