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认真的论证,非常好的态度。赞!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德州红脖子 于 February 09, 2012 20:29:09:

回答: 在这回一下吧 由 ChemPanda 于 February 08, 2012 21:22:27:

化学熊猫学妹好(希望我的判断没错)!

我的确是化学的(不知你从哪儿得知这些信息?:)),而且“排行”肯定比你高。如果你是化学的,我就是你的学兄。不知你是哪个专业的,也许,我还是你的师兄。

看你提到给化学系讲授高等数学的欧维义老师,又勾起我久远的回忆。三十年过去,很多事情都淡忘了,但有些事情又仿佛像刚发生过的一样,历历在目。在我的记忆中,欧维义老师是个消瘦利落的小个子,头并不很大,当时的头发似乎也不稀疏。印象最深的,是每堂课下来,满头满身的粉笔灰,与讲无机的高大个头的曹锡章老师的一尘不染相比,相映成趣。我说这些只是想说,人生有一段重叠和共同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缘;是缘就可遇而不可求,大家都应该珍惜。

我相信和感谢你真诚的态度,但道歉就不必了。网上争论,双方时有情绪失控,语言失控的时候,只要不是有意而为,都是可以理解也可以谅解的。如果你还在吉坛继续呆下去,时间久了你会了解我,或者从你获得我是化学的信息提供者那里得到我的“快照”。吉坛的人大多知道,我这人比较直爽且固执,吃软不吃硬,又是属于被动诱导型的,在争论中基本都是以不主动超过对方的语气措辞为前提或界限。我与戈壁以前也有过几次长篇大争论,尽管时而语藏机锋,但彼此都知道此为何为,目的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亦从不轻甩意气之词,故不会伤了和气。

关于韩寒事件的争论,双方无非是把自己的价值观从各个角度投映其中,看似很无聊,反映出的则是这个社会的真实投影。关于韩寒事件争论的社会意义,不在一人一事,不在谁输谁赢,而在于如戈壁所说的,是接受你眼里看到的世界,还是要建立一个你希望看到的世界。在这个问题上,“说两句”校友给出了非常深刻而清晰的阐述,我就不多说了。

作为对你非常认真的态度的回应,我对我们之间争论的焦点,也简单地给一个解释。我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对眼见耳闻目睹的事情,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历来进行分析和判断,虽然这些分析和判断并不都是正确的。我也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喜读杂书,青少年时比较病态,可以说是见卷就开。韩寒声称读过的书我都读过,还比他多一部《资治通鉴》(当然,有的读得多,有的读得少,少的只有一、两页,比如《管锥编》)。正因为如此,当我从网上看到质疑韩寒双方的证据和分析时,我立刻便站到了质疑韩寒的一方。我相信有天才,但不相信有蜕变的这么快这么彻底的“天才”。文字表达能力和风格,与创造性、灵性、想象力、洞察力等特质不同,一旦达到了某种程度和形式,是几乎很难改变的,很难想象一个曾经是博古通今妙笔生花妙语连珠的人的文笔,能忽然退化到像一个整天不上课泡网吧打游戏的网络小P孩儿的语言水平。当然,如果作为赛车手的韩寒,哪天忽然不慎撞到树上,导致了某种程度的脑震荡后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就不会对此质疑。

关于我们之间“读”与“通读”的缠斗,虽然在逻辑上没有问题,但我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说,我们都为了争论时对自己有利的目的,而有意无意地选取对自己有利但不完整不严谨的说法。都是人性弱点使然,以后应当注意。

俗话说:不打不成交。希望这样一个平和圆满结局,作为我们校友之间在吉坛上重新交往的良好开端。

最后说一句:在争论的某个阶段后,你的语言风格与语气,与我曾经见过的一位网友极其相似,以至于认为是同一个人。如果事实不是如此,我向你道歉。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