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公主号” 爆炸案的前前后后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zhuantie 于 November 07, 2001 11:59:01:

“克什米尔公主号” 爆炸案的前前后后

(一)

  1955年4月11日下午,一架印度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在东南太
平洋上空爆炸,除3名乘务人员而外,其他乘客无一生还。事后得知,这是一起
由台湾国民党特务策划制造的、旨在谋害周恩来的爆炸案件。

  1955年,台湾成为国民党栖身之地已经6年有余,天天叫嚷反攻大陆的
蒋介石老打雷,就是下不出几颗雨点来。特务嘛,倒是派出一批又一批,但是,
顶多是小打小闹,翻不出大浪花。别说毛泽东没有被碰伤过皮毛,就是那些低几
级的领导也安然无事。

  但是,机会很快来了。听说周恩来要去印度尼西亚参加万隆会议,台湾瞄上
了。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是有史
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
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五国发起。1955年1月,印尼总理卡斯特罗阿佐
约致函周恩来,代表发起国邀请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会议。接到邀请后,中国政
府立即组成了由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任团长和首席代表的庞大代表团。

  这个消息早被台湾刺探了去。按说,一向善于保密的中国为什么把周恩来出
席万隆会议的消息公布天下呢?这中间有个令人无可奈何的情况,那就是我国当
时没有远距离飞机。

  虽然已经建国好几年了,但是我国的空中交通仅有一些小飞机,只能飞国内
的几条航线。因此,要飞国际航线,就需要租用其他国家的飞机。经过与印度协
商,印度航空公司一架名为“克什米尔公主号”的飞机被租用为中国代表团的专
机。

  印航星座式客机有往来于孟买至香港的定期航班,中间在加尔各达、曼谷起
落。香港有适合大型飞机起落的机场,优于内地,于是中国代表团决定到香港乘
坐飞机。中国和印度商定,“克什米尔公主号”到香港后就不再卖票了,改为中
国代表团的专机。

(二)

  随周恩来去万隆的卫士长成元功回忆说:本来定好周恩来乘坐“克什米尔公
主号”去参加万隆会议的,但临行前情况有变:为了准备大会,5个万隆会议发
起国要在缅甸先开个小型会议,为大会定调子。虽然中国不是发起国,但是他们
希望中国能够到会。应缅甸吴努总理的邀请,周恩来先去参加这个小型会议,所
以,他就不坐“克什米尔公主号”了。

  4月5日晚上12时,一位从香港返回的广东省公安厅的侦查员,专程从广
州赶到北京,证实“美国和台湾的特务机关已获悉中国代表团的行踪,有可能出
现意想不到的情况”。第二天凌晨3时,周恩来接到这个紧急情报,立即把公安
部副部长杨奇清叫到办公室,指示他迅速核准,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公安部立即
派人和广东省公安厅那位侦查员一起,潜入香港,进行核实,但没有得到更多的
消息。

  4月7日,周恩来率领中国出席万隆会议代表团飞离北京前往重庆,4月8
日飞抵昆明。

  4月9日晚,外交部办公厅进一步获悉,台湾要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上安
放炸弹。由蒋介石亲自批准,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企图在香港、印尼谋害周恩来。
主管情报工作的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李克农立即指示尽快探明蒋特的具体
计划。

  将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先期去万隆的有: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沈建图,
新华社记者杜宏、李平、郝凤格;外交部新闻司干部李肇基;总理办公室工作人
员钟步云;外贸部干部石志昂等。还有3名外国人——奥地利记者严斐德,波兰
记者斯塔列茨,越南民主共和国官员王明芳。

  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闻天指示欧非司副司长张越向英国驻华代办处进行了交
涉。香港新华分社也正式通知香港当局,并于11日凌晨1时半派专人到印度航
空公司驻港经理的住处转告了有关情况。

  印航经理将信将疑,问:“你们的意思是否说有人要破坏飞机?那么,你们
的消息是否有根据?”香港新华分社的同志说,当然有可靠根据,我们深夜造访
正说明这一点。如果出了问题,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印航经理还是不怎么相信,他认为这种情况估计不会发生,因为飞机在港只
停留一小时。光天化日之下,恐怕没有谁敢这么胆大妄为。

  新华分社的同志告诉印航经理,机场地勤人员中就有人与台湾特务有联系。
印航经理说:“那好吧,我们一定采取安全措施,派自己的工程师检查油箱,并
将亲自到机旁监视。”

  只能如此了。因为是在香港,又是人家的飞机,只有靠人家去做警卫工作。
实际上,印航经理认为我们的说法是危言耸听,根本没当回事。

  “克什米尔公主号”于4月11日下午12时15分在香港起飞,当时,周
恩来还在昆明,他要求北京随时把飞机的消息告诉他。下午6时半左右,“克什
米尔公主号”在进入英属沙劳越西北海面上空时突然爆炸,飞机右翼起大火,猛
烈的火势向油箱蔓延。副机长连续三次紧急呼救。指挥塔一遍接一遍高喊:“机
上有没有周恩来?到底有没有?”在机长回答“没有”后,联络中断。飞机从1
8800英尺的高空坠入大海。3名乘务人员在海上漂流了8个多小时后终于生
还,成为这次事件的目击者。

  4月17日,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在孟买发表声明说,据3位生还的乘务人员
提出的报告,飞机失事是由于同飞机本身构造完全无关的外来原因造成的。

(三)

  “克什米尔公主号”失事的消息传到昆明,代表团成员和云南省党政军领导
同志劝说周恩来不要再去万隆,周恩来回答说,我们是为促进世界和平,增强亚
非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和友谊而去,即使发生了什么意外也是值得的,没有什么
了不起!

  周恩来于4月14日7时许离开昆明去仰光,乘坐的是印度空军的“空中霸
王”号。一出国境,缅甸政府就派两架战斗机来护航。16日傍晚飞抵印尼首都
雅加达。第二天,到达万隆。

在首次亚非国家首脑会议开幕前夕发生与会人员空难事件,引起世界震惊。中国
对港英当局在事先报警的情况下未能采取措施表示不满。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
出,飞机失事是国民党特务机关蓄意制造的谋杀事件,英国政府和香港当局对这
次不幸事件负有严重责任。中方要求英国政府和港英当局对这一事件进行彻底查
究,将参与这一阴谋暗杀事件的特务分子逮捕法办。

  外交部张闻天副部长和何伟部长助理先后约见英国代办,就飞机失事的原因
和责任等事项进行交涉。英国代办对中国在未进行调查之前即指责英国当局提出
抗议,说中方事先的通报只提及有人捣乱,未含破坏炸机之意。他要求中国政府
提供失事情况和全部材料,以便对飞机失事原因进行调查。

  周恩来从万隆会议回来后,就飞机失事问题请英国代办向艾登首相转达他的
意见。鉴于空难已经发生,再加指责也无济于事,因此,周恩来着重揭露了国民
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还对破案提出了5点具体要求,主要是要求保密中国转交的
材料,严格审讯以及要求作为受害者一方参加审讯旁听等。

  英国代办对此表示感谢,双方政府达成谅解,开始破案。港英当局根据中国
政府提供的综合情报材料,审讯88人,拘留其中的19人,从中基本认定,暗
杀活动系由国民党保密局所属香港情报站策划,具体执行的是特种工作侦防组组
长谷正文,安放炸药的是香港航空工程公司清洁工周驹(周梓铭)。

  香港就记电料行是台湾特务机构第五联络组的活动地点,通过电料行老板,
组长张耀灵找到了在香港航空工程公司做清洁工的周驹。在60万港币的诱惑
下,周驹答应破坏共产党要员的飞机。他将从基隆秘密运来的炸药伪装成一包西
药。4月11日中午,“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抵香港机场后,根据中方的要求,
印航公司经理亲自到机旁监视,并派印度工程师检查油箱。就在印度航空公司人
员离开飞机去吃饭的间隙,周驹以打扫卫生作掩护,悄悄爬上飞机,将炸药放在
飞机右翼轮舱附近。然后不等下工,就从铁丝网下爬出机场,被两名台湾特务接
走了。

(四)

  4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蒋元椿的《英国当局一定要负起责任》一
文,对英国政府17日向我外交部提出的备忘录作了批驳,指出英国政府拒绝承
担对这次不幸事件应负的严重责任,要求我国方面事先对特务将要实施破坏的情
形予以详述,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4月27日,周恩来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和印度国家情报局副局长高氏时重
申,如果英国政府真有破案的决心,中国政府准备进一步提供相关的材料。同
时,他邀请高氏在香港调查后于5月初到北京,尼赫鲁表示同意。

  5月16日晚,周恩来约见高氏,让黄华和熊向晖参加。周恩来对高氏说,
你代表尼赫鲁,熊向晖代表我,你们两位要像尼赫鲁和我一样,相互信任,友好
合作,争取让香港当局在审讯时,同意你们列席旁听。

  5月18日,高氏将我方提供的情报当面交给港督葛量洪,当晚,香港警方
搜查了我方名单上提供的12人,将其中4人分别拘留、逮捕或监视。但是,安
放炸药的周驹于18日上午10时18分从机场下班后再未回家,不知去向。当
天下午,港警接到美国人陈纳德经营的航空公司保安官琼斯的电话,称上午飞往
台北的飞机上发现一名潜乘者,系香港航空工程公司清洁夫,名周梓铭。经港警
查证,此人即周驹。

  5月20日上午,周恩来拍来电报,请高氏转告港方,只要香港当局继续合
作破案,周驹逃台的消息可以不予公布,同时要求港方将周驹引渡回港法办。但
是,港方称香港和台湾并未缔结罪犯引渡条约,不能要求引渡周驹。

  9月3日,迫于中、印双方的压力,香港当局发布声明说:经过4个月的调
查,警务处以阴谋谋杀罪要求台湾方面将周梓铭交回香港受审。但是,做贼心虚
的台湾当局拒绝将周驹交还香港。

  1956年1月16日,英国代办处照会我外交部,称港英当局已将逮捕的
44人中的31人驱逐出境,送往台湾。这些人被判定曾在香港进行情报活动,
但不能提出有关破坏事件的控告。

  6月24日,英代办处照会我外交部称,由于无充分证据交付审讯,港英又
将余下的13人驱逐出境。

  8月4日,周恩来以外长名义照会英代办处,对港英当局释放重大嫌疑犯提
出严重抗议,并再次郑重声明,此案尚未破获,英国政府仍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任。
  
  1956年4月11日,周恩来出席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的亚非会议死
难烈士遇难1周年纪念大会和安葬仪式。汉白玉墓碑正面镌刻着周恩来手书的碑
文:参加亚非会议的死难烈士公墓。周恩来并在墓碑上题词:“为和平、独立和
自由的事业而光荣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转眼间,20年过去了。1975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进行结肠癌手术
前,得悉“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牺牲的烈士墓碑上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
还指示外交部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并派工作人员代表他去慰问烈士的家属。

文/舒 云 (发稿编辑/王学权)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