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出国十来年,先后到过一些地方。看着一方水土一方人,结论即如题目所说,天涯
何处不过日子?一些零碎的观察和感受,写下来与朋友们分享。下边行文虽均冠以
国名,实际感受仅限于我们居住的小城市, 即,
美国 → Longmont, 科罗拉多州
日本 → つくば市,茨城县
加拿大 → Sherbrooke, 魁北克省
所以,如果我说美国气候干燥,日本湿热,加拿大严冬悠悠,你切莫当成普遍性的
结论。因为这不是旧金山,扎幌和温哥华所表征的美国,日本,和加拿大。
【1】先说吃
●日本 对咱同胞来说,可能在日本吃得最好最方便。蔬菜基本与江浙一带相当,青
菜,蒜苔之类。食品商场里加工的成品(棕子,包子等) 和半成品(各式炒菜,成汤等
)样子多味道好。日本料理当然也不错。我喜欢拉面,牛井(这字中间还有一点) 等劳
动人民吃的东西, 全是大碗大盆上的。
★美国 没听说过美国料理吧?在科罗拉多邻近几个州跑跑,有时觉得好像墨西哥饭
就算美国烹调了。科罗拉多超级市场的黄瓜怎么那么贵?
◆加拿大 加拿大自己也供应不了多少菜,许多是从加利福尼亚进口的。不过黄瓜,
西红柿这些东西都要比在美国便宜得多。至于上唐人街吃饭和买菜,靠着蒙特利尔很
方便。蒙特利尔唐人街世界驰名,名列前茅。日本横滨唐人街也很好,不过太日本化
了。
【2】汽油
●日本 油价如何已没印象。难忘的是加油站那些殷勤的姑娘小伙子。一刻不停地大
事吆喝,围着你车团团转。油加满了,车擦亮了,然后一躬到地送你上路。
★美国 真便宜!我们在那时, 读过十块美元加满油箱的新闻。那数字是怎么说的?
世界几分之几的人口消耗几分之几的能源。想想帝国主义真是霸道,可在帝国主义那
儿消费廉价汽油也真是挺好。
◆加拿大 油价比美国贵一倍。初次从美国过来的朋友总要在第一个加油站吓一跳,
还以为是加仑和升,加元美元换算出的问题。我们去美国那边,回来过境前总不会忘
把油箱加满。
【3】房子
●日本 居住哲学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处,所以房子的结构是开放的。空气很新
鲜,但冬天很冷。新住宅盖得已很西方化,除了仍保留榻榻米房间和庭院促狭之外。
价格总得在六七十万美元上下。到住上别墅新房的日本朋友家看过,夫人高兴得连
声自称“米都露,米都露”, 挤进中产阶级了!
★美国 美国人住得要大,包括澡盆,马桶。美国房子富丽堂皇,高大敞亮。所以那
谚语说要用德国工资,娶个日本娘儿们,放到美国房子里去。前两年,美国房地产市
场那么红火,可以用房子挣大钱。先下手的同胞都有了两,三处房产了。
◆加拿大 除前些年听说温哥华的房价让香港移民哄抬过一阵子之外,房地产市场好
像一直蔫不及及的。加拿大房子比美国小,因为有冬季取暖的考虑。很多加拿大人民
住在树林里。这儿有如此辽阔的土地,真不愧最适合居住的国家。
【4】医疗保险
●日本 全民性质的“国民医疗保险”特好。生孩子的可以住一个星期院,出院抱个
脐带已掉的宝宝。然后再从市役所按月领尿布奶粉补助。对了,去报接生费,领出身
证时,市役所还送你一份礼物:一本特高级的影集。
★美国 最糟。政府不管老百姓的卫生健康大事,一大群扦客在医疗保险市场上榨人
民的钱。第一次在美国看大夫,楞没弄懂什么是CO-PAY(权译为挂号费吧),日本和加
拿大都不要。
◆加拿大 我们有魁北克政府发的“太阳卡”当护身符, 全民免费看医生。另外在
公司加入集团保险,报销药钱和牙医。孩子的牙,政府包到十四岁。有“太阳卡”,
我们从不怕生病住院。住院了,吃药打针都不要钱,还管饭。
【5】高速公路
●日本 国土太狭小,修路真不容易。说是首都圈的高架道路,相当于用万元面值的
日圆纸币一张一张铺起来。人多车多,有高速公路也快不了。つくば市距东京不过六
十公里,要跑两小时。
★美国 天下第一吧。在中部诸州,往往国道旁边还长长地平行着州道。透着老子有
地有钱的气派。
◆加拿大 与美国不相上下,而且我们这边不收钱。缺点是路边休息点少,也不比美
国建得讲究(人少,不值当的)。
【6】衣服
●日本 有国内赴日开会的朋友问我买什么好。我说,“爱你老婆么?那么给她买件
衣服。真贵,但真值!” 你嫂子有几件日本衣裳,到哪儿都惹羡慕。
★美国 没去过纽约第五大道,不知贵族们是怎么穿的。从老百姓过日子的Sears,
Dillards, 到JCPenny ,据你嫂子意见,没什么好看衣服。
◆加拿大 有人说蒙特利尔大街上年青人的穿着领导着北美的潮流。新潮东西,我们
都不太懂。不过可听说过儿子的朋友嘲笑我们Sherbrooke小地方,认为我们这儿的居
民全都是身着伐木工人的方格法兰绒上衣一类的。
【7】学校
●日本 等级森严。低年级的称高年级的为“前辈”。报上老登“ぃじぬ”(欺负人)
的事。一进校门先换鞋,长长的鞋柜子。校服好漂亮,在东京地铁碰到一群小小姑娘,
圆礼帽,兰呢外套加白翻领,让人爱得心疼。不过日本没校车,只有幼稚园有bus。
★美国 同样有Bully(欺负人)的事, 而且最后往往以枪击事件结束。
◆加拿大 跟美国差不多,但打枪的极少。你嫂子刚出国那会儿,看见大黄校车红灯
闪闪,大小车辆全部停下,直激动得热泪盈眶,觉得这里的孩子太幸福了。这两年小
孩上幼儿园,一天只要五加元。今年小儿也要上学了,前程似锦呢!
【8】电视节目
●日本 电视机买到家就有CABLE可用,不必再跑什么公司申请。NHK(日本的中央台)
一年上门一次,让你捐点自愿的赞助。可能是文化背景接近的缘故,觉得日本电视丰
富多采,生动活泼,特别好看(尤其是少儿节目)。在日本,电视中有关中国的专题节
目很多,充分体现了中日关系在日本政治中的重要性。一般说,NHK 的态度还是比较
客观的,对中国的报道多以正面为主。日本电视频道还有个很方便的双语功能,很多
电影就可以直接听中文或英语。我们看过一个合拍的连续剧《大地之子》,讲日本孤
儿在中国的命运,就是听的中文配音。
★美国 相形之下,中国在美国的电视节目中,份量就轻得多,除非有什么直接的事
件,比如克林顿访华呀,福建偷渡船呀,南海撞机呀等等。所以普通美国人对中国的
了解也十分有限。美国电视节目的台柱子,好象就是那些长年累月、老也没有结果的
肥皂剧。也许只有看懂了这些,才能融入主流社会吧。我是只爱看《JAG 》,欣赏纪
律,公正与献身精神。经典的歌剧、芭蕾之类的播出很少见。美国的电视节目有一点
很好,就是公共频道很“干净”,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加拿大 以前可不行,有个频道一到周末就来“蓝夜”,全是黄片。现在总算消失
了,大概不少家长都抗议了。加拿大的电视节目一般,是模仿美国的模式。电视市场
也被南边邻居侵占了不少。天气预报比美国的好,不仅报天气,还有世界各地的灾害
报道,比较关心天下大事。有个学龄前儿童节目(法语),小主人公叫Caillou(小石头),
编得挺棒的。小儿看着看着长大了,学了不少道理。我们家,白天小儿看T?l?toon的
小孩节目;晚上我看新闻,一般是BBC和CNN的。你嫂子关心地方新闻,天气预报,还
有就是做饭节目。周末FOOD频道播日本的厨师大赛“料理の铁人”,是我们全家的共
同节目。不知校友中有同好没有?
【9】食堂
●日本 研究所里的食堂是几个老妈妈承包的。中午只花四百五十日元,就可饱餐一
顿。食谱每周公布,十分丰盛。我猜政府是有补助的。单位上还有理发室,两个女理
发师每周来两天,要预约。那俩理发的大概是把科技厅的这几个所全包下了。日本理
发舒服,比北美细致得多,还管剪鼻毛,刮胡子,最后按摩,用手指敲脑壳。男活儿
两千日元,比外边便宜得多。
★美国 我在美国没吃过食堂,那些大公司的餐厅恐怕也很好。但 CAFETERIA是大小
单位都有的。雇员自己带饭,在公司的自动贩卖机里可以买个饮料,CHIPS 什么的。
开在工业园区附近的餐馆,象WENDY,BOSTON CHICKEN 呀,中午的生意都特别旺。美
国小公司好象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逢周五,老板掏腰包请全体雇员吃午餐, PIZZA
之类的。乘机再总结下工作,发一些号召。
◆加拿大 以前上学时,在大学餐厅里吃过。西式快餐,价钱跟外边差不多。适合教
授们就餐,而非穷学生。我现在加拿大的单位也没食堂。但平常大夥儿总要找个什么
理由,一起去饭馆吃一顿,各付各帐。给生活一个花样;给友谊浇点水。每月有那么
一两次。
【10】银行
●日本 没有个人支票,信用卡也不通行。每月还是到总务课领工资袋。厚厚一沓,
沉甸甸的,因为还有零头全是硬币。所以每月都得跑银行。顾客挺多,总要等一会,
直到殷勤的女办事员用悠长悦耳的嗓音呼唤“某某某萨嘛 ---”(某先生之意)。
★美国 每到周末,银行招待顾客咖啡和甜点。美国银行可以免费为它的储户办公证,
这点特方便。
◆加拿大 银行功能与美国相同,不过从来没见过点心,也不办公证。别看两国这
么紧邻,这么友谊,支票兑付可麻烦得很!从美国开过来,即使是CERTIFIED CHEQUE
(保付支票),也要在账号里捂几个月才能变成钱;送到美国的支票,不知银行怎么
操作,最后到接受人手里就扣除了相当的金额。
【11】邮局
●日本 邮局有权办金融储蓄,所以夺了银行三分天下。如果在邮局有帐户,取现金,
汇款,付帐等等都非常便利。
★美国 我没想到美国人民是到邮局申请护照的。
◆加拿大 邮票一年涨一分钱。我是三毛五时来的,现在是四毛七分加元。要是有兴
趣,稍花几个钱,就可以把你的肖像贴上邮票,籍加拿大邮政风光一把。
【12】社会治安
●日本 十分好。深夜虽然满街醉男人,姑娘妇人还是能乘地铁、电车回家。大城市
街头有很多“交番所”(警察小屋)为民排忧解难,保一方平安。我们住的つくば市,
罪案率是每天7.1件。听说过日本的黑社会很厉害。“奔驰”车在日本名声不佳,据
说就是黑社会专用的缘故。但一般老百姓没什么机会受骚扰。象几个黑帮在大阪的一
家豪华饭店动枪的事,绝对罕见。警视厅的效率和恒心还行。有个女杀人犯,
在马上就要过十八年的追诉期的最后两天给逮住了。
★美国 罪恶都在大都市,出了城一般就好了。这么说吧,认识的同学、朋友,如今
都差不多混个中产阶级,住的都是“好区”,还没听说有过什么大事。Longmont市的
罪案率是每天9.5件。纽约对我来说很吓人!牛津大学材料系的系主任有一次讲科学
发现的“意外性”,说那就好象你在纽约街头,每一个拐角都可能给你一个惊吓!所
以,我几次去纽约,都没有敢下车转转,开着车匆匆地“走马观花”。看一下就跑,
出城再找地儿吃饭。跑了半天了,那加油站的收款员,还是躲在厚玻璃后边,你得从
玻璃底下一个小缝往里递信用卡。
◆加拿大 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应该与美国相同,但是人口少,按比例坏人的数量也少。
Sherbrooke市的罪案率是每天15.9 件。我想联合国评比时,手中的数据可能跟我这
儿引的不太一样。在我们这,去市场哪儿的,是可以不锁车的。居民住户装警报系统
的极少。所以有个南大的教授老太太,在这作了半年访问学者后,说这个城市最好的
职业是当警察,“你看他们啥事都没有,养得那么胖!”
【13】工资
●日本 高消费的社会,工资相应地也高。特别是每年发几次奖金,真让人心花怒放。
要想攒两个钱的话,还是在高薪高消费的环境下容易实现目标。
★美国 工资也挺高,不仅是这些年在计算机行业干活儿的。而且美国物价相对便宜。
往商场里转转,好象全世界劳动人民都在为美国服务。工资高物价低,美国人民因此
很富裕。
◆加拿大 传统上,工资就比美国低,加上这两年加元(比美元)一直疲软,所以要是
都折成一种货币,加拿大人民就显得太贫困了。但从另一方面考虑,完善的社会福利,
稳定的就业秩序,优美的自然环境等等,所以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14】自我感觉
●日本 人民彬彬有礼,可你也明白这是别人的家,不好常住。我们知道一些同胞,
在公共场合禁止孩子讲中文,千方百计把自己“藏”起来,假装日本人。这可真够悲
哀的!其实,日本太挤,对谁都不能欢迎。东京有个调查,最感到受歧视的倒是白人,
房子都租不到。理由呢?日本人民说外国人不会倒垃圾*。
★美国 “种族大熔炉”,美国腔的英语是助熔剂,把白菜蔓堇全熬到一块儿了。据
说在纽约可以见到世界各国的人。中国人在美国是个重要的少数民族。社会地位,经
过几十年新老移民的努力,也在缓慢的上升。但歧视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消除。特别时
不时地闹个李文和,LUCENT事件什么的。
◆加拿大 这些年移民指标老完不成。中国人势力挺大,象多伦多的唐人街,街牌都
是汉字,“警察局”三个大字让人一瞅直乐。入籍学习材料上说,不管什么种族什么
时候定居,都是主人,白人不过早来几百年。这说的还让人顺气。
那么扯这么半天,哪儿最好呢?其实当今世界,从阿拉斯加到南非,从西伯利亚到
智利,到处都有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哪都要奋斗,哪都能活人。还是那句话,
天涯何处不过日子?
*不过日本垃圾确实也够难倒的。一个纸盆的方便面,吃完要分成四种垃圾处理。这
下次有空再聊。
【全文完】
5/19/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