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人之后
大布苏
看晚上坛这么静,我来‘随想’几句。
晚饭跟一些同事在一起。席上的一位客是IRVING LANGMIUR(美著名化学家)之后,也
是个资深化学家。这位(老)先生待人很客气,当然不等于不问有点份量的问题。我
的经验在这种场合(双方先没打过交道)不小心是会被‘挂’起来的,尤其是在跟资
深的行家或气盛的‘少壮’。前者一不留神就可能把你给怼(DUI3?)那儿,尽管无
意但给递台阶时这边脸已红过了;后者属于爱因斯坦分的第二类科学家,即之所以
做科学是出于喜欢显示其‘智力肌肉’,所以有时会使这边的难过够呛还穷追猛打。
真正有益的交流要双方有交流的诚意。好在隔行如隔山,咱还凑合着答对应景。慢
慢谈开了各种玩笑话也都很随便了。再问多了也好意思简单地答:不知道。席散临
别时,小LANGMIUR还提到希望以后有联系,工作上能有所合作(‘家’求助于‘匠’
的事经常发生,不足为奇:-)。
这两天还神了,还总有名人影子在脑子里晃。昨天经小朋友的帖提到剑桥的霍金,
又在跟农夫‘侃’黑洞时提到霍金的‘时间长河简话’(A BRIEF HITORY OF TIME:
FROM BIG BANG TO BLACK HOLES)。读这小书时是八十年代,后来留在国内了。霍金
真正的论点(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好像是混起来的)我已记不清了。只大概记得他
还没看见我们有躲过(很久很久)以后进黑洞的希望*。读过此书印象最深之处是买书
时根本没注意到的书后副录。也记不得霍氏怎么起的话头,谈起了牛顿的一些为人
方面的事(霍金的教席即为早先牛顿的位置)。话题开始是围绕着牛顿与莱布尼兹关
于微积分发明权的争议,言语中多有替莱氏不平的味道。霍金并没去究细节论谁是
真正老大,他是引史实讲在那段争议中牛顿用其皇家科院院长的身份的一些不‘地
道’(我的话)行为。尤其是偏居一偶的莱氏已无再争的力气时牛顿还是在各种场合
以‘使莱氏难过为快’。书中还列举了一些其他事例(牛顿按当时的标准是属‘又红
又专’的,院长外还任他项‘高干’职务,损事连连。。。)。读到这些我被震撼了。
多少年来那些形象:‘在海滩上拣美丽贝壳的小男孩’(科学之纯真);看得远了一
点是由于‘站在巨人肩上’(伟人之谦虚)。。。都碎了,象牛(虫)芒的十字架。自
小知政治是不干净的,但当时还信科学的圣洁。看到这些后才感到又长大许多,遇
人遇事小多那么几分冷静。
联想到这就收不住了。多少过去年轻时崇拜的偶像细看都有‘问题’。科学家成就
上的大可能很难有大过爱因斯坦的了。但按中国人的家庭道德操守规范,我比那老
爷们强(笑,Q他一把)**。我很喜欢的聪明透顶的费曼在生活行为上也是实话实说地
不大检点的(他自己也不嫉晦明讲***)。本说去睡觉了,一下没打住就冒出这几段
‘胡言乱语’,要说得罪咱是得罪人上了天了:-)。。。我似乎看见了老爱头在微
笑,费曼又变回了那个屁兜上插把螺丝刀的小男孩:来回走在想修收音机的门路,
牛顿的面颊在暗处看不清。。。
历史也许就是这样,时间久了抹上的粉是要脱落而显出原形的。
咱该睡觉了。
========================
*(我真的记不大清,小朋友指正以免误导)现在观察到的‘红移’说明宇宙还在膨胀,
但到一定的限度这过程就要逆向进行;回来时所有的质量缩向一‘点’,即形成所
谓黑洞。
**PHYSICS TODAY在几前年的一期里有过对爱氏成名后喜新厌旧弃糟糠的文章,文章
列出爱氏曾给元配夫人开的行为守则有:不能干涉他的‘私事’(不是原话,要不
更难听)。
***没查到准确书名,大概应该是YOU MUST BE KIDDING, MR。 FEYMAN。都是FEYMAN
自己讲给人听的故事。FEYMAN 为人之坦荡,我还没看到有超过他的人。
3/14/2001
|